張先生收藏的銅器造型別致,紋飾精細,頗有意趣。
秦楚網訊(十堰晚報)文/記者 羅毅圖/記者 呂世銀 報道:在我國,製造使用銅器的歷史十分悠長,但作為一個收藏門類,銅器收藏一直處於不温不火的狀態。不過,近年來,老文房銅器藏品開始受到歡迎。在我市,收藏愛好者張先生收集到了數百件銅器,其中就包括許多老文房銅器,以及十堰地區人們生活中用到的銅器。
30年收集到數百件銅器
近日,記者在收藏愛好者張先生的家裏看到,桌子上、窗台上堆滿各種銅器。“我花30年的時間,收集到了這些銅器,一共有幾百件。”張先生説,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他就留意身邊的銅器,開始收集。此外,他還經常逛十堰的河道市場和古玩市場淘換銅器。
張先生説,他收藏的這些銅器,大多來自十堰本地。從銅器的材質上看,有紅銅、白銅、黃銅;從年代上看,有清末時期的物品、民國時期的物品,還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物品;從用途上看,有文房用品、實用工具和生活用品。其中,實用工具包括銅鎖、銅盤、銅髮簪等,生活用品包括銅勺子、銅篩子、銅錘子、銅指南針等。
據介紹,在我市,專門收集銅器的收藏愛好者並不多。因為在多數收藏愛好者看來,銅器的收藏不同於其他的古董玉器,銅器收藏市場也一直不温不火。
其實,自古以來,人們對於銅器文化相當重視,銅器藏品也非常豐富,並且收藏成本不是特別高,曾經盛行一時。特別是在晚明時期,銅器最為豐富,收藏品種也非常齊全,包含大型的禮祭重器,也不乏小型的實用性陳設品。
很多藏品來自十堰農村
銅在自然界中,以黃銅礦、輝銅礦、赤銅礦的狀態存在。我國銅器製造及使用的年代久遠,以奴隸佔有制生產方式為主導的夏、商、周及春秋都屬於青銅器時代。青銅為銅錫合金,具有熔點低、硬度大、耐磨、抗腐蝕性好的特點。而紅銅為硫化物或氧化物銅礦石冶煉得來的純銅,沒有人工加入錫或鉛使之成合金,硬度較差,但延展性優於青銅。黃銅在古代指的是一種黃色的銅,今多指銅和鋅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可塑性。明朝宋應星在《天工開物·銅》中寫道:“凡銅供世用,出山與出爐,止有赤銅。以爐甘石或倭鉛參和,轉色為黃銅。”
在張先生的銅器藏品中,從規格上看,有銅煙長槍,有規格較大的銅水煙袋,也有指甲蓋大小的銅鈴鐺;從精細程度上看,有的銅器上雕刻花紋,有的雕刻山水畫,極富詩情畫意。
張先生介紹,這些銅器中,有很多是從十堰的農村地區收來的。比如銅水煙袋,在以前的農村很普遍。再比如銅鎖,張先生從農村收集到了各種銅鎖,最大的銅鎖長20多釐米,最小的銅鎖只有幾釐米長。從工藝上看,有的銅鎖做工一般,是普通農户家裏使用的;有的銅鎖刻有文字,還做成4個小環的模樣,是大户人家的用品;還有一些銅掛件,比如銅青蛙、銅獅子等物品,也是富裕人家用的。
再比如一些農户家裏經常用的銅勺子、銅篩子等物品,這些物品是易耗品,用銅質打造,就不容易壞。“不管是做工精細的銅器,還是普通的銅器,十堰的一般家庭都會有幾件,銅器已經深深融入到生活中。”張先生説。
精美文房銅器受藏家追捧
張先生的銅器藏品大多來自十堰本地。
雖然從目前的收藏市場看,銅器收藏一直很平穩,但是,近年來,一些精美的老文房銅器開始受到熱捧。
記者看到,張先生收集到了很多文房銅器,包括銅鎮尺、銅筆架、銅格尺、水滴壺、銅墨盒等物品,其中一對銅鎮尺特別精細。據悉,鎮尺也叫紙鎮、文鎮或書鎮、鎮紙等,是文人寫字作畫時用來按壓紙張、絹等的文房用具。張先生收藏的這對銅鎮尺為長方形,為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物品。銅鎮尺表面刻有花紋,把這對銅鎮尺拼在一起,就是一幅山水畫。從畫面看,整體畫風細膩,刻畫形象生動,繪畫藝術水平很高。
張先生還收集到了多個銅筆架。筆架是擱筆的文房用具,在我國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在收藏圈中,常見的筆架類型大致可分為玉製、木質、瓷制、象牙雕塑及銅製。記者看到,張先生收藏的銅筆架以山形居多,大小不一。
在張先生家中的文房銅器中,還有一個水滴壺很精緻。這個水滴壺和普通的茶壺樣式相近,在壺蓋上有個小孔。“古代文人調墨汁的時候,就是用這樣的水滴壺來添加水滴,文雅風趣。”張先生説。
張先生説,在眾多的收藏品種中,形制各異的銅器因為裝飾不同和紋飾、尺寸等方面的差異,收藏價值也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