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網訊(十堰日報)通訊員胡青 黃鵬報道:近年來,竹溪縣教育局堅持將黨建和教育教學工作深度融合,在全縣各校深入開展以 “講政治、講紀律,把骨幹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教學先鋒和管理骨幹”為內容的 “雙講雙培”主題實踐活動,使全縣各校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內外兼修,精心打造師德標杆
“愛國守法,維護黨的領導,為人師表,堅守高尚情操,遵守社會公德……”2020年5月6日,竹溪縣實驗中學全體教師舉起右手,面對國旗進行了莊嚴的師德宣誓,隨後在師德師風承諾書上簽名。
在 “雙講雙培”活動中,竹溪縣堅持師德為首,內外兼修,精心打造師德標杆。縣教育局以身邊典型教育人,全縣教育系統每學期都要開展師德模範評選推介活動,湧現出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師德典型,如12年紮根山區教育、書寫無悔人生的鄭建彬、趙紅俠夫婦,騎一輛摩托車穿越萬里家訪路的呂祥華,常年到山區支教的伍勇,大山深處的 “愛心媽媽”王漢芝等。縣教育局成立師德宣講團,深入各校宣講師德典型事蹟,並組織教師學習討論,引導教師見賢思齊,遠離師德 “紅線”。
該縣注重師德監督,構建起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廣泛參與的立體監督體系,設立師德舉報電話、電子信箱,對參與校外培訓機構代課、參與辦班、有償補課、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違規參加 “謝師宴” “升學宴”、違規收受禮品禮金等有違師德的行為堅持 “零容忍”。
同時,該縣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工作調動、幹部提拔、職稱評審、崗位聘用、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將學校的師德師風專項治理情況作為規範辦學行為考核的重要內容。近年來,該縣接受有違師德問題舉報線索明顯減少,教師違紀違規現象明顯下降。
潛心反思,找準短板改進提高
“我校在後勤先進單位評選中落選,主要以下幾方面沒有做好……”去年5月5日,竹溪縣泉溪鎮中心學校舉行班子成員自查反思會,黨支部書記、校長童克勤做反思後,班子其他成員一一反思自己工作。像這樣的集中反思,全縣各校每月進行一次。
竹溪各校按照 “學習+練兵+經驗+反思=成長”的模式,深入開展三個層面的自查反思活動,即學校層面、黨員層面、教職工層面。學校層面的自查反思每學期不少於一次,黨員層面的反思每月不少於一次,倡導教師每日進行教學反思,以期找準短板和不足,不斷改進提高。
竹溪縣豐溪鎮中心學校教師每週撰寫一篇教學反思;縣思源實驗學校鼓勵教師將每天教學反思記在教案或教材上,每月組織開展分層集中反思;縣實驗中學、城關鎮中學分別把教師反思材料刊登在校刊 《五峯山》 《星空》上,供師生學習;天寶鄉和向壩鄉中心學校把教師的反思彙編成 《優秀教學反思集》。
結對幫扶,共促青年教師成長
去年5月17日,竹溪縣長安學校舉行結對幫扶 “拜師會”,該校代若嵐等5位青年教師分別拜朱忠良等5位黨員幹部為思想導師、拜楊麗等5位教學骨幹為業務導師,5位 “徒弟”分別向 “師傅”敬茶,贏得了現場120名教職工的熱烈掌聲。這是該縣各校開展師徒結對幫扶的一個縮影。
在師徒結對上,竹溪縣各校實行“雙導師”制,即為培養對象配備一名思想政治水平高的老師和一名業務能力強的老師,實行 “二對一”針對性指導。縣豐溪鎮和兵營鎮中心學校的思想政治導師每學期和幫扶對象談心談話不少於5次,組織其參加黨內教育活動不少於3次,業務導師每學期到幫扶對象課堂進行 “課堂診斷”不少於10節,幫扶對象每學期展示彙報課不少於2節。
身邊有師引導,教師能力不斷提升。2019年,在全員參與初賽、協作區複賽的基礎上,253名教師進入全縣教師教學技能暨學科素養大賽決賽,賽出一等獎55名,二等獎115名,三等獎78名。
以會代訓,提升政治業務素養
“竹溪一中的教師必須為全縣教師做好標杆,愛崗敬業,廉潔從教……”2020年5月6日,在竹溪一中教師集中學習會上,校黨總支書記、校長周躍忠在廉政黨課上提要求。這是竹溪縣各校開展例會學習的一個鏡頭。
該縣各校每月實行 “六個一”例會學習制度,即每月召開一次全體教職工會、一次管理幹部會、一次班主任工作會、一次全體黨員會、一次班子例會、一次集體備課會,學習黨章黨規黨紀、各級關於教育有關規定以及教育教學業務知識等,為教師強身健體。
蔣家堰鎮中心學校定期為教師發放學習資料,除集中學習外,教師每週自覺進行政治和業務學習,學校每週一查,學習情況在學校簡報上公示。
“在全縣學校開展 ‘雙講雙培’主題實踐活動是在黨建和業務工作上找結合、找突破,達到提高教師思想素質和業務素養的目的,我們將建立長效機制,以教師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來帶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竹溪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琪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