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國
日前,一則題為《拾金不昧在十堰接連上演:電腦包已物歸原主萬元現金還在找失主》的消息火了。2021年伊始,在短短一週之內,十堰市幾位普通市民在馬路上拾到了大額現金和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之後,不約而同地歸還給了失主。(1月16日《十堰晚報》)
接力尋找失主成就文明城市好故事。1月9日晚,市民李女士和張女士在回家途中,發現一萬多元現金,報警後還在尋找失主。1月10日發生在火車站北廣場遺失的筆記本電腦物歸原主的故事就讓人感動。撿到筆記本電腦的劉先生因為要趕火車,就委託清潔工羅師傅尋找失主,羅師傅沒有辜負他的信任,經過一番靜悄悄的愛心接力,筆記本電腦最終通過快遞“完璧歸趙”。
勿以善小而不為。“別人的東西怎麼能拿回家?”幾年前,十堰4名小學生因為拾金不昧接受記者採訪時一番樸素的回答,就表明了十堰有着深厚的善良“基因”和“好人”傳統。從這些凡人善舉,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十堰市被評上“全國文明城市”的深層原因:每個普通人都心存善念,才讓車城十堰充滿大愛,真正成為“人人稱道的地方”。
“拾金不昧”精神蔚然成風潤物細無聲。作為普通市民,大家收入並不高,當撿到別人遺失的財物時,第一反應並不是據為己有,而是設身處地考慮到失主的焦慮心情,儘快通過派出所民警找到失主。在媒體報道中,人們經常看到人民小學、五堰小學、武當路小學、東風高級中學學生拾金不昧的故事。通過“大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拾金不昧的精神正在十堰的家庭和學校薪盡火傳。
幸福感是在點滴小事中慢慢積累起來的。筆者在十堰市生活了10多年,由於粗心大意遺失的重要物品基本上都找到了,公交卡、校牌、U盤、雨傘、朋友和家人的手機……有時是按圖索驥在公共場所找到的,有時候是接到了公交公司或陌生的好心人打來的電話。“拾金不昧”已經在車城十堰蔚然成風。
日前,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發出“不斷鞏固拓展文明創建成果,爭當全國文明典範城市”的號召,全市人民用行動積極響應。每當看到斑馬線前“車讓人”,看到有人攙扶老年人上公交、看到馬路邊井然有序的夜市、看到黨員幹部下沉社區……人們的內心都會默默感動,正是這些來自普通人的凡人小善,讓“全國文明城市”成為十堰一張閃亮的名片,讓車城十堰充滿温馨和幸福。